2006年2月6日,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简称《科学素质纲要》),是我国第一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目前,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平均水平相对滞后,2006年颁布的《科学素质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阶段性目标,要达到发达国家21世纪初水平,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巨大,2007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统计表明,2007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25%,比2003年的1.98%提高了0.27个百分点,而美国在2001年就达到了17%。在《科学素质纲要》所规定的重点成年人群中,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最高,为10.4%;城镇劳动人口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0%,农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最低,为1.0%。据一项同日本、美国、欧盟15国的比较调查,我国公众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了解程度均为倒数第一。可见我国在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公民素质的指标严重滞后,切实落实《纲要》已经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程。
组织实施《科学素质纲要》,关键在政府推动,重点在地方落实,核心在全民参与。面对《科学素质纲要》的组织实施,我市市委、市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06年5月、2008年10月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两次印发了关于成立和调整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党政分管领导分任组长、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协,整合全市25个职能部门共同推进《纲要》的落实工作。今年5月11日,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意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建设沿海强市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制发文件,把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瞻远瞩和远见卓识。
我市的《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全国率先建立健全了市、县两级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全部以党委、政府的名义印发了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专项文件,在沧县崔尔庄红枣市场建起了全国最大规模的科普惠农服务站,面向农民、未成年人、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教育、普及和传播活动,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共享、大众科技传播能力和科普基础设施都有了新发展、新提高。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农技协领导,省领导臧胜业、刘永瑞、龙庄伟,上海、福建、辽宁等省市科协领导多次来我市参观考察。石锡贵同志曾到北京介绍我市的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邓楠的接见和表扬,中央电视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拍摄了3部反映我市工作的专题片。
目前,我市的科学素质工作基本进入了良性发展状态,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有些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及时加以解决。一是社会动员做得不够,各界在认识上有欠缺。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是全社会的责任,必须全民参与,仅靠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今天,我希望通过政协这个平台,能使各个界别的同志们对科学素质工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希望大家逐步地、主动地加入进来,献计献策、出钱出力。值得提出的,各类型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如果投资公益科教设施建设和大型科普活动,在纳税上是有一定优惠政策的,欢迎有识之士参与到我们的公益事业中。二是贯彻落实《纲要》工作存在不均衡性。市委、市政府文件规定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给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极大的缓解了我们在开展工作时的困难,把这个规定写入文件的县(市、区)开展工作的情况也都不错,实际证明,只要有财政的支持和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这种工作开展的不均衡性会得到逐步缓解,我们也希望大家等够不遗余力的支持我们。三是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开展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这种公益事业,各成员单位、各相关部门都要积极主动地发挥作用,需要勤沟通、多联系,集成整合现有各类资源,密切协作,形成工作的合力。为此,希望各相关单位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定专门科室和专人负责,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真正地形成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格局,努力把工作开展得更扎实、更富有成效。四是基础设施薄弱。沧州作为一个700多万人口的中心城市,还没有一座大型科技场馆,这与省内兄弟社区市基本都具有科技场馆的现实是不相称的,是与我市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不相称的。为此,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研究启动科技馆等全民科学教育场馆的谋划工作,争取早日在全市建成一批公益特色鲜明、全民共享的科教设施。这也是文明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