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科协动态 机关党建 科普之窗 学会天地 青少年科技教育 全民科学素质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推荐 >> 人物 >>正文
王继贵
发布时间: 2011/3/25 16:10:06

                                     情 系 枣 农 三 十 年
                                   
          ——记沧州市农林科学院枣树专家王继贵
    九月初的华北大地,虽已没有盛夏的炎热,但在沧州一望无际的枣林里,依然闷热难耐。炽热的阳光下,一位面色黝黑、体格健壮的中年汉子,正一面细心察看枣树长势,一面与枣农亲切交谈。若不是他手里正拿着数码相机对着枣树进行拍照,谁能猜到这位衣着简朴、貌似普通农民的黑大汉,竟是一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专家。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沧州市红枣产业协会理事、市农林科学院的枣树专家王继贵老师。
栉风沐雨 不避寒暑 点石成金结正果
    千百年来,我国的枣树除有少量嫁接改良外,绝大部分仍是依靠自然生长。管理的原始粗放导致品种混杂,产量和质量难有提高。针对我国枣树生产的现状,1986年10月,国家林业部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在沧县召开枣业发展研讨会,在这次研讨会上王继贵对枣树良种繁育和红枣产业发展提出了独到见解。1987年初,国家林业部联合河北省林业厅,在沧县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金丝小枣良繁基地,力争通过选优、收集、测定、决选、示范、繁育的办法,培育出我国最优良的金丝小枣新品种,进而推广到全国各地,使枣树事业进入一个良种、优质、增产、定向发展的新阶段。王继贵被任命为基地的负责人,开始了为期16年栉风沐雨不避寒暑的创业历程。他首先带领几位年轻同事,在600亩实验地上建起资源圃、决选圃、采穗圃、示范圃、良繁圃五大圃区,包含了资源收集、红枣选优、砧木定植、优系嫁接、测定决选、观察研究、繁穗育苗、示范推广等多项内容。他们走遍全国各地,收集315个红枣优质资源,建起我国的红枣良种基因库,从而避免了品种灭失,保持了红枣基因的多样性。16年间,他们先后栽种实验树3万多株,良繁育苗数百万株。选育出“金丝丰、金丝蜜、无核红、金魁王、早脆王”等5个经河北省林木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的红枣优良品种,并在全国各地迅速推广。其品种遗传增益值均超过30%以上,大大加快了我国红枣品种的良种化进程,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金丝小枣良繁基地16年的建设过程中,王继贵同志经过大量的研究实践,先后推出了实生、嫁接、归圃、根繁、全光喷雾扦插、小拱棚扦插和组织培养等一系列育苗新技术,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枣业的发展。为实现枣树丰产、优质、高效的发展目标,王继贵带领一班人开展了对“小冠密植、以育代栽式栽培以及大棚、温室错季”等一系列栽培新技术的研究,收到了一年定植、二年见果、三年丰产和错季有果的栽培效果。
为进一步实现产品的增值,王继贵与同事们一起完成了“微型冷库储存冬枣综合保鲜技术研究”,使冬枣储存4个月不发软、不糖化、好果率保持在95%以上。在红枣深加工、提高红枣产品附加值的课题上,王继贵联合枣业企业潜心钻研出“脱糖型金丝枣汁及其制作方法”,获得国家专利。其制作工艺先进,设计创新,枣汁产品低脂无果糖,枣味浓郁,保持了枣自身的富含维生素、氨基酸及多种营养成分的特点,既适合健康人饮用,也适合高血糖、高血脂及糖尿病人饮用,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保健饮料,深受消费者欢迎。
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成熟红枣采摘受阴雨天气影响较大,时常出现红枣大批浆烂问题,枣农深受其害。针对这一情况,2004年,王继贵联合沧县佳和生物制剂厂等单位,研究发明了“红枣防浆烂处理剂”和“可控自然风干型枣果制干品设施”。二者结合使用,不但可使红枣在采后制干过程中完全避免浆烂损失,还可以大幅度提高枣果品质。这项技术在2006年和2007年的生产实践中得到检验,已经申报国家专利。
近30年来,王继贵等人的研究成果11次获部、省、市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展览奖,对我国枣业的发展进步起到极大的提升和推动作用。
    贴近群众 指导生产 传经布道惠四方
    在近30年的时间里,王继贵同志在推广和普及果树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大搞调查研究、科学实验的同时,时刻不忘为农民朋友服务。他不但走遍了沧州枣区各村庄,还应邀到山东、河南、北京、天津、山西、新疆、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市区传授红枣生产知识,指导枣树栽培,并且两次应邀到朝鲜指导发展红枣产业。
朝鲜是中国的近邻,他们熟知中国红枣的优良品质和崇高声誉,非常羡慕,曾多次到中国引种,但均未成功。2003年11月,他们慕名派人专程前来拜访王继贵老师,王继贵接待并帮助他们分析了引种失败的原因。2004年6月和2005年7月,朝鲜又两次特邀王继贵等人前往进行实地指导。此项活动使朝鲜的枣树引种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也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
2007年9月,首届“中国枣园”发展论坛暨第五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在新疆阿克苏召开,王继贵以特邀佳宾的身份应邀前往。在会上,王继贵做了《新疆枣业的发展优势与不足及其对策》的专题报告,得到与会代表的阵阵掌声。《阿克苏日报》连续两次在重要新闻栏目进行报道。研讨会结束后,他又应邀对新疆自治区各县枣业的发展给予了指导,得到相关部门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他人走到哪里就把技术传播到哪里,为群众指导生产从来都不辞劳苦,近30年间他累计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300多期,培训农民4万余人次,接受咨询5万余人次,亲自带徒弟200余人,发放各类技术资料3万多册。
近年来,王继贵以专家、顾问的身份,积极投身于“沧州市科普惠农兴村致富工程”,借助于“中国枣网”庞大信息网络的优势,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智能设备在网络上随时给群众解答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还经常亲临现场进行指导,使数万枣农得到方便的技术支持。他还帮助农民朋友兴建了6个总面积达3000多亩的红枣生产基地和100余座微型红枣冷藏保鲜库,形成年储量达1500余吨的枣果保鲜贮藏基地。这些活动都有效地推进了我国红枣产业化的进程。
    上接市场 下联农户 经营理念谋创新
    王继贵同志对红枣的生产和经营同样重视,并进行了潜心研究。2000年沧州市人大、政协两会召开时,他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在大会上做了“沧州枣业发展对策”的重要发言,赢得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从此,沧州市把枣业发展列入重点工程行列。
    近些年来,王继贵同志把红枣品种选育和产业开发定为研究方向,把推出更加适合沧州发展的具有特别经济意义的红枣系列品种和生产规程系统配套技术,以及在枣果保鲜增值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作为近期研究目标。
在科技人员、企业、枣农之间的合作方面,王继贵同志以其独特的视角进行了长期观察和探索。他认为: 沧州枣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合资源是基础,企业化运作是载体,强化科技支撑是动力,三者缺一不可。2005年以前,沧州枣区崔尔庄镇很多包田到户的枣树,都是由农户自行管理,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产品的产量、质量差异很大,影响了枣农收益。在王继贵同志的参与和指导下,于2006年成立的“沧县金丝红枣合作社”,对科技人员、企业、枣农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探索。该社以“科技兴农立业”为宗旨,以高新尖端科技成果为支撑,以“推进人类健康”为目标,以“整合资源、聚集资本、增强动力、联合作战”为发展途径,秉承“以人为本,广聚贤才,联合共创,共惠共利”的企业理念,确定了“抓基地严把生产质量关,在确保产品高质的基础上,进军精、新、深产品以及强化高层次加工和产品包装”的发展思路。在一个由行政管理专家、枣树栽培专家、植保专家和从事枣业经营多年的企业家共同组成的高素质领导团队带领下,建成了三个高质量的绿色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分布在沧县崔尔庄镇、青县马厂镇等地,总占地5000亩,年产“凤巢牌”金丝红枣5000吨。基地的生产、加工、储藏、包装、运输完全按有机认证程序管理,产品质量执行优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经国家、省、市三级质检机构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标准。产品已通过国家认证中心的有机认证。2007年9月,“凤巢牌”金丝红枣被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等七大单位授予2008年北京奥运推荐产品二等奖。使红枣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和产品质量都有大幅度提高,其产品价值迅速提升。
    在农户以土地、枣树入股,企业以资金、设备、厂房入股,人才以管理智慧或技术服务入股形成的良性运行机制下,整个产业从种植到销售每个环节的经济利益处处透明。目前,合作社已发展社员300多户,现有自己的枣树基地5000亩,并配有自己的农机、药械、肥料加工厂和冷库、生产车间以及包装、运输、管理等设施设备,有形固定资产达1000万元。近期,他们还准备吸收更多的合作成员,把更多的农户吸收进来,把有机认证生产基地扩大到50000亩,使合作社生产的优质产品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沧县金丝红枣专业合作社的具体实践,很好地印证了科技人员同企业、农户实行有机的结合,是促进科学技术更快更好地向生产力转化,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新路。
    总结经验 探求真理 著书立说勤笔耕
    王继贵同志在近30年的工作实践中,始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尊重前人的学说,又敢于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还十分注意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不断升华自己对枣树产业的认识。1991年他与别人合作完成16万字《果农必读》(第一册);2002年与他人合作完成15.8万字《冬枣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一书;2007年3月,王继贵完成并出版了《枣树栽培歌谣图释》22万字专著一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8月份该书又被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相关部门翻译成维文出版,深受少数民族朋友的欢迎。这些著作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了枣树栽培技术,传播了现代农业科技。
    此外,王继贵同志还编写了《沧县金丝小枣》、《农民致富手册》、《红枣新秀早脆王》等100余万字的技术资料。还在省级以上专业技术刊物发表林果技术论文40余篇,在报纸上发表林果技术科普文章60余篇,并主持《沧州日报》农民之友专家热线栏目若干期,对红枣产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苍生慧眼 伯乐识金 天道酬勤扬美名
    近30年来,王继贵兢兢业业的工作终于换来了对红枣产业研究实践的重要成果,他对沧州枣产业的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赢得了沧州枣农们的极高赞誉,他们称王继贵同志是枣农的贴心人。
由王继贵领衔挂帅的“枣树优良品种资源收集保存和繁殖技术”、“枣树优良新品系选育技术”两大系列研究课题,经河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鉴定,分别于1996年、1999年获国家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王继贵和他领导的课题组,被到基地视察的部、省领导赞誉为:“他们是真正的专家,是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希望。”
由于多年来的出色表现,王继贵获得了多项荣誉。1995年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共青团中央委员会授予“全国青年星火科技带头人标兵”,2000年被中国农技协授予中国“红枣大王”的称号……
他务实:出身于农家,植根于大地,为术业的专攻栉风沐雨、风餐露宿、无怨无悔;他健谈:能把枯燥艰涩的理论术语,用浅显通俗的语言讲解给群众;他好写:实践之余,笔耕不辍,不断总结自己的实践成果,推广于大众;他善思:继承前人成果,又敢于质疑和创新。对生产和经营同时关注,经营理念视角独特。 对于今后的工作,王继贵表示,一定不辜负各级领导和枣农的期望,要为中国红枣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后记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我国红枣产业的支点在哪里?我们认为,支点就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化组合,以达到效益最大化的支撑点。即:实现农业科技人员同企业、资本、农户的有机结合,把各种生产要素最优化整合,促进科学技术又好又快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并在转化的过程中充分体现科技人员的价值,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资本权益。

信息检索 标题
正文
本类推荐
  • 本栏目暂无内容
网站首页 | 科协动态 | 机关党建 | 科普之窗 | 学会天地 | 科协论坛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沧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技术支持:河北世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沧州市御河路1号 Tel:0317-2160235
邮编:061000 沧公备:13090202015845号 冀ICP备120192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