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梦想在蓝天里实现
——记沧州市科普志愿者张长生
30多年来,他以一个农民的执着与“狂热”收藏了数十架飞机及50余万件航空器件;他用两种战斗机的名字给孩子起名;他办起我国第一家民间航空博物馆……。今年58岁的盐山县孟店乡张仁庄村村民张长生通过潜心钻研航天高技术,用毕生积蓄收藏航空器件,开办博物馆,开展国防科普教育讲座,还将珍品捐赠给科研院校搞研究,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成为沧州市科普志愿者的典范,被授予盐山县国防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迷恋蓝天
也许是儿时的生活太过单调,也许是性格使然,小时候的张长生总是喜欢一个人静静地遥望蓝天。他不知道天为什么这样蓝,也不知道天上还有什么?而他在凝望太空的时候却常常可以看到在天空中飞翔的飞机,于是他就对飞机为什么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着了迷。迷上了飞机的张长生在整天用纸叠飞机,用泥捏飞机,还自己制作简单的“飞行器”中度过了自己懵懂的童年。
长大之后,张长生最大心愿就是将来当一名空军战士,虽然他的这个愿望并没有得到实现,但是命运还是眷顾了他。初中还没毕业,他就外出去打工,让他喜出望外的是他找到的工作恰恰跟飞机有关,就是在工厂里拆解退役的各种飞机。能够一下子看到这么多原先在梦里都没见过的飞机,而且还能亲手去摸,去体验,去研究,这让张长生对工作充满了快乐。
也就是从那时起,文化程度不高的张长生开始捧起了书本,在一边做着拆解飞机工作的同时,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起航空知识来。那些在天空中发生的神奇的故事吸引着他,那些飞机在天空中制造出的神奇动作振奋着他。逐渐的他不仅对各种飞机的型号、性能如数家珍,更由“发烧友”向“专业级”进发,甚至还时常受到一些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的邀请参与飞机的相关研究。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机会,张长生开始了他长达30年的航空收藏之路。这个用两种战斗机的名字来给后辈起小名,给自己的孙子孙女名字中都带上一个“航”字的“飞机迷”,以一个农民的执着与“狂热”创造着奇迹。
珍藏希望
张长生在拆解飞机的工作过程中看到国家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研制出来或买来的成果就这样以如此低廉的价格卖给废品收购站觉着实在可惜。于是就省吃俭用攒点钱把一些自己喜欢的飞机部件买回来珍藏。或者用钱和物从别人手里换过来,或者从朋友那里要过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的他收藏的飞机部件越来越多。而且为了“淘宝”,他不辞辛苦走南闯北不知跑了多少路,往南他到过台湾,往北到过俄罗斯,藏品也不再限于仪表,发动机、陀螺、航空相机……只要是飞机上的器件,他都收集起来运回盐山老家,甚至还收藏到了十几架整机。这些藏品在时间上跨越了60年,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机型涉及英、美、俄、中等国家的飞机几十种,他的收藏填补了国内民间航空收藏的空白。
当你走进张长生尚在农村的家时,你不由得会惊呼出来,你会看到从屋檐下到院子里,一个个木箱垒得老高,那里面可全是航空器件!只见雨布盖着箱子,一个农用铁铧旁边就是飞机座舱盖……而当你走进他的屋子时,肯定又是一声惊呼,航空时钟、转速表、温度表、高度表、相机……遍地的航空器件让人无处插脚。这还不算,12间屋子除了3间住人外,其他屋子都是如此景象,堆满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航空器件,有的码放在箱子里,有的摆放在货架上。目前他收藏的各种各样飞机的零部件已超过了50万件。
张长生渐渐“出了名”,有不少人慕名而来。因为在国防教育者眼中,这些藏品是生动的教科书;在航空技术专家眼中,有些器件可是千金难买的“宝贝”呀!张长生说:“我要让这些普通人眼中的‘破烂’变成 ‘宝贝’为国家的国防建设作贡献!”张长生这样说的也这样做的。
2010年底,经上海某科普中心牵线联系,他自愿将自己 1996年收藏的一架教练机捐赠给上海同济大学,用于教学以及师生开展国防教育使用。到目前为止,他已三次向高校捐赠自己的收藏品,包括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西安工业大学等高校捐赠了自己收藏的飞机。此外,他还把部分藏品先后捐给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北京民航博物馆和一些科研单位。
如今,张长生捐赠的飞机分布在北京、山东、西安、大连、广州、南京等全国许多个地方,张长生说:“如果这些飞机能够为国防教育事业出上力,那我的这份付出也就值了”。
实现梦想
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追求,张长生在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梦想。2008年春,张长生将收藏的一架退役飞机,放置在盐山县千童博物馆院内,供游人参观,同年张长生筹建的民间航空收藏博物馆在盐山县千童博物馆内正式挂牌。为让各界人士与中小学生认识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增强国防意识和爱国热情,张长生与县国防教育办公室、县总商会、县科协、县文化局联合,制作了国防科普知识展板100余块,在千童博物馆举办了“迎奥运国防科普知识及航空展”,展品全部是张长生的个人收藏,免费向社会展出。活动吸引周边县市和市有关领导前去观摩,共有近万名群众参加展览活动。在盐山县民间航空博物馆建馆一周年之际,张长生又在千童广场开展了航模试飞活动,吸引了数百名中小学生参加。他还积极发挥航空博物馆的自身优势,与大连市甘井子区联合开展国防教育交流活动。并向大连市甘井子区中小学生国防教育中心捐赠飞机两架(初教6和乌米格15)。
从去年开始,张长生自己也搞起“科研”,他和朋友吕振达一起进行航模航拍试验,2010年11月30日下午,选择了一个空旷地带,张长生和他的几位朋友像孩子一样打开了自己的“宝贝盒子”,拿出了一架小型航模,然后调试设备、卫星定位……忙了一会儿后,长长的天线一动,那架停在地上的“无人驾驶飞机”成功腾空而起,而它上面携带的摄像头即时将所拍到的影像传回了地面上的监控设备。
看着“飞机”随着指挥在空中盘旋,张长生就像他小时候那样张大了嘴巴,两眼紧紧地盯着蓝天……。目前的航模试验机已由最初的几架扩展到现在的二十几架,飞行距离已达到4公里。张长生希望通过这些试验,不仅唤起当地青少年对蓝天、对航空事业的向往,还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些帮助,如从空中搜索、观察地面情况等。
已退休的中国航空博物馆馆长韩文斌说:“航空作为一项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事业,代表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国防力量和科技水平,一般人接触、了解起来很不容易,张长生将自己的收藏回馈社会,不仅为青少年和社会提供了学习、了解的平台,还将科普知识宣传与国防教育结合起来,并力所能及地将收藏为社会所用,体现了一个人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结,难能可贵,很值得全社会学习。”
如今,张长生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他的民间航空博物馆做大做强,让孩子们和广大群众了解更多的航天航空知识。这几年,他自愿加入了由沧州市科普志愿者王林清发起的科普志愿者团队,每年随团到全国各地开展航天航空科普知识讲座几十场。
张长生说:“不管你会遇到多少困难,不管你会遇到多少挫折,只要你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你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